蔣華僑
說起紅木家具,眾多消費者的第一反應是:紅木家具好是好,但那么貴,哪里是隨隨便便買得起的。一套小葉紫檀書房家具標價6000萬元,一張海南黃花梨的拔步床2000萬元,一套交趾黃檀客廳沙發(fā)十件套40萬元,這樣的價格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最少相當于一套精品房、甚至是數(shù)棟豪華美墅、數(shù)輛頂級跑車。這樣的“高身價”讓紅木家具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奢侈品。
其實大家看到紅木家具這樣的“高身價”姿態(tài),只是冰山上的極小一角,冰面下龐大的大眾化消費紅木市場,才是紅木家具未來作為家居生活用品真正流行起來的強大支撐。
大眾化消費必將成市場主流
從明清至今,紅木家具似乎一直作為身份、地位、財富、品味的一種象征,是達官貴人、位高權重之人的專享物件,普通人可望不可及?呻S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也想獲得紅木帶來的高級享受。紅木家具所引導的傳統(tǒng)、休閑文化的中式生活方式,也逐漸為消費者所青睞,涌現(xiàn)出大量的紅木家具愛好者。
紅木家具的價格差異與選用的木材有極大關系,“天價”木材的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因為其存量稀缺而珍貴,其收藏價值遠在使用價值之上。而同屬紅木范疇的酸枝木、緬甸花梨、刺猬紫檀等優(yōu)質(zhì)硬木,其木材的花色、香氣、紋理等木性一樣非常優(yōu)秀,用其制作的家具實用性也強,但其價格則更加親民。舉例來說,購買刺猬紫檀家具,一整套房屋大大小小近百件家具,僅需三四十萬元就能全部搞定,用實木的價格就能獲得紅木的享受。相對于“高身價”紅木,大眾化消費的紅木家具更容易贏得消費者青睞,是未來紅木市場的主流。
紅木家具的價格應回歸理性
2003年至2013年,紅木家具行業(yè)“漲”聲一片,行情之好讓人瞠目結舌。在紅木家具的“黃金十年”里,紅木行業(yè)不僅催生了無數(shù)新富豪,也為行業(yè)帶來了巨額資本;鸨木置嫒菀鬃屓思で榕炫,也容易讓人走火入魔。為了追求“高身價”,有將目光鎖定在木料珍貴卻粗制模仿的家具上的;有追求奢華卻累贅雕刻、繁復不堪的;更有在制作過程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紅木愛好者雖一往情深,卻不敢輕易出手。
2014年的紅木市場,對于有些紅木商家、廠家來說有點“不好過”,冷清的市場,也是反思的良機,紅木的價格應該回歸理性了。舉例來說,一套大紅酸枝的家具價格動輒幾十萬元,但其制作成本(材料、工資、運輸)卻遠遠低于這個價格,其中的“差價”,有的商家把它定義為工藝,有的定義為文化,有的定義為利潤。誠然,工藝和文化有其價值,但需有個“度”。對于商家來說,面對市場,應該主動放低身段,賺取合理的利潤。只有讓價格更為理性,才能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才能真正成為紅木市場上的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