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鏈接: 中國安全網(wǎng) 中國質(zhì)量網(wǎng) 中國論文網(wǎng) 中國資訊網(wǎng)
作者:張毅
骨膠是一種天然動物蛋白質(zhì)膠粘劑,在紙張和木材行業(yè)應(yīng)用較廣,具有膠粘強度高、成本低廉、無毒害、無污染、綠色環(huán)保的優(yōu)點。由于骨膠凝固點高,常溫下呈固態(tài),易霉變,水溶液穩(wěn)定性不好易分層,儲存期短,耐水性差,粘結(jié)強度不穩(wěn)定,膠膜韌性差等缺點,限制了其應(yīng)用。針對骨膠的這些缺點,目前出現(xiàn)了許多對其改性的方法。
骨膠膠粘劑改性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國內(nèi),且以化學(xué)改性為主,改性劑一般是丙烯酸、戊二醛、環(huán)氧氯丙烷、聚乙烯醇縮甲醛等,這些有機試劑在骨膠的改性和使用過程中揮發(fā)出有害氣體,極大地危害了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同時污染環(huán)境。筆者借鑒海洋貽貝的粘結(jié)原理,以硫酸鋁為改性劑,氫氧化鈉為堿解劑,采用堿解、金屬離子配位的方法對骨膠進行改性,極大地降低了毒害,并通過單因素法優(yōu)選出制備綜合性能良好的改性骨膠的工藝條件。
1試驗部分
1.1試劑與儀器
骨膠(工業(yè)級),市售;硫酸鋁(分析純),市售;氫氧化鈉(分析純),市售;檸檬酸(分析純),市售。
NOCOLET 60SXB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DSA100型表面潤濕角測量儀,德國克呂士公司生產(chǎn);Q500型熱重分析儀,美國TA公司生產(chǎn);NDJ_4型旋轉(zhuǎn)粘度計,上海恒平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1-1型電熱鼓風(fēng)干燥箱,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可控溫冰箱,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2 改性骨膠膠粘劑的制備
將30 mL水、1.0 g NaOH加入到250 mL三口燒瓶中,中速攪拌10 min;然后加入25 g骨膠,水浴加熱至60cC,恒溫攪拌100 min;加入適量檸檬酸調(diào)節(jié)pH為4~5,再加入0.8 g硫酸鋁,繼續(xù)攪拌反應(yīng)30~ 60 min后,得到黃褐色黏稠狀產(chǎn)物。
1.3性能測試
(1)表觀黏度:采用NDJ -4型旋轉(zhuǎn)黏度計[(25±5)℃]進行測定。
(2)凝固點:將待測骨膠膠粘劑置于磨口瓶中,放入可控溫冰箱,觀察其凝固點。
(3)接觸角:采用DSA100型表面潤濕角測量儀進行測定。
(4)熱穩(wěn)定性:采用熱重分析法進行表征(升溫速率為10 K/min,高純N2流量為50 mL/min,取樣量約為5 mg)。
(5)結(jié)構(gòu)特征:采用紅外光譜法進行表征(KBr法制樣)。
2結(jié)果與討論
2.1反應(yīng)機理
骨膠是天然高分子材料,平均分子質(zhì)量較大(20 000~ 250 000),骨膠由多肽鏈組成,由于多肽鏈兩端的-NH2和-COOH及肽鏈中的-NH、-C -O之間的氫鍵作用,使得肽鏈之間形成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導(dǎo)致骨膠凝膠。由于肽鍵在酸性或堿性中易水解,使骨膠分子斷鏈成為較小的分子鏈,因此,先加入NaOH對骨膠進行水解,將大分子的骨膠分子降解成為適當(dāng)小的骨膠分子。由于水解過程中肽鍵被打開,小分子的骨膠中存在更多的-NH2和-COOH,加入硫酸鋁之后,鋁離子與-NH2和-COOH及-NH和-C -O基中的N、0配位形成五元環(huán)的配合物,減少骨膠分子中N、0原子與水形成氫鍵的機會,減少了骨膠分子中的親水基團,增強其耐水性。
2.2堿解時間對改性骨膠性能的影響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堿解溫度對骨膠的黏度與凝固點的影響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骨膠黏度隨著堿解時間的加長而降低;同時骨膠的凝固點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當(dāng)堿解時間為100 min時,骨膠凝固點最低,且黏度相對較高。當(dāng)堿解時間小于100 min時,骨膠降解不夠充分,肽鏈間-NH2和-COOH締合的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沒有充分打開,致使骨膠的凝固點比較高。堿解時間大于100 min時,骨膠大分子降解的較為充分,成為小分子質(zhì)量的肽鏈,分子間力變小,分子流動性增強,黏度逐漸降低。綜合可得,選擇堿解時間為100 min時較為適宜。
2.3堿量對改性骨膠性能的影響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堿量對骨膠的黏度及凝固點的影響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隨著NaOH質(zhì)量的增加,骨膠的凝固點和黏度均呈現(xiàn)先快速下降后趨于穩(wěn)定的趨勢。隨著堿量的增加,骨膠降解的程度越大,分子鏈段越短,故體系的凝固點和黏度均有下降。當(dāng)m( NaOH)為1.6 g時,凝固點達到最低(-8℃),但此時骨膠黏度過低,粘結(jié)性能不好;當(dāng)m( NaOH)<1.0 g時,由于骨膠大分子降解不充分,在反應(yīng)中易凝膠,致使骨膠的凝固點仍然比較高;當(dāng)m( NaOH)為1.0 g時,骨膠已得到充分的降解,故體系的黏度與凝固點均呈減小并趨于穩(wěn)定的趨勢。綜合可得,選擇m(NaOH) =1.0 g時較為適宜,此時骨膠的黏度相對較高,粘結(jié)性能較好,凝固點較低(-1 ℃)。
2.4 降解骨膠的pH對改性骨膠性能的影響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pH對骨膠凝固點及黏度的影響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隨著pH的增大,骨膠的黏度呈逐漸升高趨勢。當(dāng)pH較小時,骨膠溶液中存在較多的H+,H+與-NH2和-COOH及-NH和-C =0中的N、0配位,阻礙了Al3+與N、0的配位,使得骨膠黏度與凝固點均較低。隨著pH的增大,骨膠溶液中H+減少,Al3+與N、O的配位增強,形成較多穩(wěn)定的五元環(huán)配合物,使骨膠分子之間形成網(wǎng)絡(luò)結(jié)構(gòu),因此骨膠的黏度和凝固點均升高。當(dāng)pH≥6時,雖然骨膠的黏度較大但是凝固點較高(≥0℃),另外,pH太高引起鋁離子水解;當(dāng)pH <5時,雖然骨膠的凝固點較低(<0℃),但是黏度過低粘結(jié)性不佳,綜合考慮,pH =5時凝固點較低且黏度相對較高,因此選擇pH =5較為適宜。
2.5硫酸鋁用量對改性骨膠性能的影響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硫酸鋁質(zhì)量對骨膠凝固點及黏度的影響如圖4所示。
當(dāng)0.4≤m(硫酸鋁)≤1.2 g時,骨膠的凝固點均在0℃以下,且在0~-2℃之間變化(常溫下為液態(tài)),變化幅度不大,因此硫酸鋁的質(zhì)量對骨膠凝固點的影響不大。m(硫酸鋁)<0.8 g時,隨著硫酸鋁質(zhì)量的增加,硫酸鋁的配位越來越充分,骨膠的黏度逐漸變大。m(硫酸鋁)= 0.8 g時,骨膠的黏度最高,同時凝固點最低。m(硫酸鋁)>0.8時,由于硫酸鋁過多,鋁離子先和H20中0原子上的孤對電子配位,影響了和骨膠小分子的配位,使得骨膠黏度隨硫酸鋁量的增加而下降。綜合可得,選擇m(硫酸鋁)=0.8 g時較為適宜。
2.6 改性前后骨膠膠粘劑的接觸角
改性前后骨膠的接觸角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接觸角由改性前的41. 28。增加至改性后的80. 57°,說明骨膠的親水性降低,耐水性提高。
2.7 改性前后骨膠膠粘劑的熱穩(wěn)定性
改性前后骨膠的TGA曲線如圖6所示。
由圖6可知,骨膠改性前后的熱分解溫度均在255 0左右,變化不大,說明改性前后骨膠的熱穩(wěn)定性變化不大。
2.8改性前后骨膠膠粘劑的FT -IR表征與分析
改性前后骨膠的FT -IR曲線如圖7所示。
由圖7可以看出,骨膠分子中的N-H、O-H、C-N、C-O在紅外波段有自己的特征峰,經(jīng)過堿解、硫酸鋁改性之后,其特征峰位置與強度發(fā)生了改變。3 299(N-H或O-H的伸縮振動)、1 662(酰胺I帶,C-O伸縮振動)、1 531 cm-l處(酰胺Ⅱ帶,C-N伸縮振動或N-H彎曲振動)的特征峰分別紅移至3 326、1 655、1 539 cm-,且基團特征峰的強度均明顯的減弱。這是因為骨膠分子中的-NH和-COO -與硫酸鋁中的鋁離子發(fā)生了配位,形成了穩(wěn)定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且配位發(fā)生在同一條鈦鏈上,也可能在不同的肽鏈之間發(fā)生配位,因此使得肽鏈之間的氫鍵作用、N-H伸縮振動或O-H伸縮振動、C-N伸縮振動或N-H彎曲振動、C=O伸縮振動均減弱。
3結(jié)論
(1)利用單因素法,以骨膠的凝固點和黏度作為指標(biāo),得到硫酸鋁改性骨膠膠粘劑的最佳工藝條件為:堿解時間為100 min,堿的質(zhì)量為1.0 g,pH=5,硫酸鋁的質(zhì)量為0.8 g。
(2)骨膠經(jīng)過堿解、硫酸鋁配位改性后,改性骨膠的綜合性能得到改善,凝固點降低(-2℃)的同時黏度(0.6 Pa.s)較為理想,耐水性有所提高(接觸角由41. 280增至80. 57。)。
(3)降解、配位的改性方法為制備環(huán)保型骨膠膠粘劑提供思路。
4摘要:
以氫氧化鈉( NaOH)為降解劑,硫酸鋁為改性劑,采用降解、配位的方法,制備出一種綠色環(huán)保、凝固點低、粘接強度強的,耐水性較好的骨膠膠粘劑。研究了堿解時間、氫氧化鈉用量、配位反應(yīng)的pH、硫酸鋁用量對黏度與凝固點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骨膠改性的最佳工藝條件為:堿解時間為100 min,25 g骨膠中氫氧化鈉質(zhì)量為1.0g,配位反應(yīng)pH=5,硫酸鋁質(zhì)量為0.8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