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導讀:一般的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結構層可由面層、基層、底基層、墊層等多層結構組成。
關鍵詞:城市道路,瀝青路面原因,防治措施
1瀝青路面的結構
一般的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結構層可由面層、基層、底基層、墊層等多層結構組成。
(1)面層直接承受車輪荷載反復作用和各種自然因素影響,并將荷載傳遞到基層以下的結構層。因此,它應滿足表面功能性和結構性的使用要求。表面層應具有平整密實、抗滑耐磨、穩(wěn)定耐久的服務功能。
(2)基層主要承重層和傳遞分散層,應具有穩(wěn)定、耐久、較高的承載能力;鶎涌蔀閱螌踊螂p層,雙層稱為上、下基層,無論是瀝青混合料或粒料類基層,還是半剛性基層、剛性基層,均要求具有相對較高的物理力學性能指標。論文發(fā)表。
(3)底基層是設置在基層之下,并與面層、基層一起承受車輪荷載反復作用的次要承重層。因此,對底基層材料的技術指標要求可比基層材料略低,底基層也可分為上、下底基層。
(4)墊層是設置在底基層與土基之間的結構層,起排水、隔水、防凍、防污及減少層間模量比、降低半剛性底基層拉應力的作用。
1.2瀝青路面主要病害的類型
(1)裂縫。路面裂縫是路面早期破損最常見的病害之一,包括橫向裂縫和縱向裂縫、龜裂等幾種情況。據(jù)筆者觀察,鄭州市市政道路的瀝青路面,橫向裂縫的現(xiàn)象是裂縫與道路中心線大體垂直,而且縫寬不同,縫長不一;縱向裂縫則是和與車行道平行;龜裂又稱網裂,是裂縫相互交錯,規(guī)模是縫寬大約 Imm,縫距30cm以下。
(2)車轍。表現(xiàn)為沿行車帶出現(xiàn)橫向高差,車輪痕跡兩側稍微隆起,形成縱向帶狀凹槽,一般在制動地帶出現(xiàn)較多,見圖2。
(3)松散。路表面可看到成片的集料或小塊混合料,明顯不整體現(xiàn)象,面層集料的結合能力基本喪失。行車時會有粉塵飛揚現(xiàn)象。另外路邊也有啃邊現(xiàn)象就是路面邊沿破損松散、脫落。
(4)排水檢查井周圍路面塌陷,路面出現(xiàn)松散。在檢查井周圍出現(xiàn)路面下沉,出現(xiàn)環(huán)狀裂縫,類似同心圓。
3瀝青路面的通病形成的原因及防治要點
3.1關于裂縫形成的原因
(1)橫向裂縫: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瀝青面層溫度收縮或疲勞應力大于瀝青面料的抗拉強度。論文發(fā)表?赡苡捎谑┕げ捎玫臑r青未達到使用的質量要求,或者是施工時接縫處理的不好,接縫不緊密,結合不良;或由于半剛性基層斷裂引發(fā)的路面反射裂縫。施工時要嚴格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40-2004)使用合格的瀝青面料。
(2)縱向裂縫:一種情況是由于路基壓實度不均勻,路面不均勻沉陷而引起的,縱向溝槽回填土沒有壓實。另一種情況是瀝青面層分幅攤鋪時,兩幅接茬未處理好,在行車載荷作用下,易形成縱縫。施工時應采取全路幅一次性攤鋪,若是分幅攤鋪時要確保熱接縫,避免冷接縫。管道溝槽回填時應分層填筑,壓實度要達到要求。
(3)龜裂:路面結構水穩(wěn)性差;瀝青質量差,延度低,抗裂性差;瀝青層間黏結差,水分滲入等原因導致路面出現(xiàn)龜裂。設計方面要使各層黏結良好,設計時應采取技術措施,加強路面結構各層之間的緊密結合、提高路面結構整體性,避免產生層間滑移。
3.2防治要點
(1)各種基層上應設置透層瀝青。透層瀝青應具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可用液體瀝青、稀釋瀝青、乳化瀝青等。灑布數(shù)量宜通過現(xiàn)場試驗確定,對粒料基層應透入3~6mm為宜。
(2)在半剛性基層上應設下封層,隔離路床潮氣。半剛性基層應切橫縮縫上貼土工布以減少收縮裂縫。
(3)瀝青層之間應設黏層。黏層瀝青宜用乳化瀝青,灑布數(shù)量宜為0.3~0.5kg/m2。
3.3車轍形成的原因
瀝青混合料熱穩(wěn)定性不足;施工時面層未充分壓實;基層或下臥層軟弱或未充分壓實,在行車荷載作用下,繼續(xù)壓密或產生剪切破壞。論文發(fā)表。在道路結構組合設計時,瀝青面層厚度不宜太厚。施工時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驐l件按《公路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092)的要求選用合適的標號的瀝青。碾壓時要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去做,做到壓實、壓密。
3.4松散的原因
松散的原因是因為混合料里瀝青用量太少,礦料潮濕、不潔凈,與瀝青黏結不好;瀝青拌和時溫度高等,造成路面松散。有時雨天攤鋪,水的滲入降低了集料間的黏結力。路邊出現(xiàn)的松散是因為路面沒有設平石導致碾壓時路邊壓不實,建議設計和施工時要有平石。路面邊緣破損松散、脫落的其他原因還有路邊積水,使集料與瀝青剝離、松散;路面邊緣碾壓不足,面層密實度較差;路面邊線基層松軟,強度不足,承載力差。為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合理設計路面排水系統(tǒng)、注意日常養(yǎng)護,經常清除雨水口進水孔垃圾,使路面排水暢通。其次,施工時,路面邊緣應充分碾壓,壓實后的瀝青層應與緣石齊平、密貼;基層寬度須超出瀝青層20~30cm,以改善路面受力條件。
3.5塌陷的原因
檢查井周圍路面塌陷,主要是由于井周圍回填時,沒按要求壓實,與周圍路面接觸不,是良好,導致在檢查井周圍出現(xiàn)路面下沉。施工時一定要按相關規(guī)范要求做,必要時可以采取檢查井加固措施。
3.6引起泛油的原因
瀝青用量過多或集料撒布量過少,施工時溫度低,面層成型慢,集料散失過多。施工時按照《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092-96)進行施工,把握好瀝青用量,冬天施工時,面層成型慢,集料容易散失,應及時補撒集料,避免低溫季節(jié)施工。
4設計及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4.1合理設計路面結構
(1)設計適宜的瀝青面層厚度,不必采用較厚的瀝青面層其理由是:第一是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結構的承載能力可由半剛性材料層(基層和底基層)來承擔,無需用增厚面層來提高承載能力。第二是提高瀝青路面使用性能不是用厚的瀝青面層,而是用優(yōu)質瀝青。第三是瀝青面層的裂縫不只是反射裂縫,在正常施工情況下,大部分是瀝青面層疲勞引起的裂縫。第四是一般來說,過厚的瀝青面層易導致車轍的產生。
(2)加強瀝青路面防水設計,下部設置瀝青封層。
(3)選用合理的基層和底基層結構,保證基層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選擇良好路基材料填筑路基,分層填壓,充分壓實路基,保證規(guī)范要求的壓實度,以免出現(xiàn)路基沉陷或剛度不夠引起裂縫或者車轍等病害。
4.2施工時注意材料的選擇使用
(1)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質量。
①瀝青的選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溫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蠟量低、高黏度的優(yōu)質國產或進口瀝青。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在瀝青中摻加各種類型的改性劑,以提高性能指標;②集料的選用:集料應選用表面粗糙、石質堅硬、耐磨性強、嵌擠作用好、與瀝青黏附性能好的集料。如果集料呈酸性則應添加一定數(shù)量的抗剝落劑或石灰粉,確;旌狭系目箘兟湫阅埽瑫r應盡量降低集料的含水量;
(2)施工單位在進行施工時應嚴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和《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等相關規(guī)范。要有責任心,畢竟市政道路是政府為市民老百姓修的,無論是設計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都要從專業(yè)的角度去做,對自己的行為要負責。
5結語
路面破損已成為瀝青路面的主要危害之一,各級道路管理部門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根據(jù)其成因從路面設計、原材料進場到具體施工,有針對性采取一系列預防和改善措施。同時,必須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從管理部門、設計部門到施工部門,層層重視、層層控制、層層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瀝青路面的早期破損現(xiàn)象的發(fā)生,建設精品市政道路。
參考文獻:
1.彭余華;瀝青混合料離析特征判別與控制方法的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2.謝濤;基于CT實時觀測的瀝青混合料裂紋擴展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3.封基良;纖維瀝青混合料增強機理及其性能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上一篇:簡述橋梁結構的風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