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普世價值”的概念及相關問題
。ㄒ唬┥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 “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貫穿現(xiàn)代化建設各方面!辈⒅赋隽松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nèi)容,翌年,胡錦濤在中共中央黨校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2007年,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辈⒅赋錾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zhì)體現(xiàn)。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學界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研究也在此前后陸續(xù)展開。黨的十八大初步提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边@“三個倡導”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提煉深化的結果,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此而產(chǎn)生。
。ǘ捌帐纼r值”的概念
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普世價值”問題成為學界爭論比較激烈的一個學術問題。時至今日,這場爭論沒有產(chǎn)生普遍認同的結果。本文試將“普世價值”界定為兩個層面。
一是理論層面,本文認為是存在的,方法是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來分析就可以得出結論。比如人人都渴望擁有幸福的生活,把全世界人對幸福的追求概括起來進行抽象就產(chǎn)生了普世的幸福觀。這時“普世價值”就是指人類普遍追求的價值。
二是實踐層面,本文認為不存在“普世價值”。原因在于國家依然是當今世界活動的主體,人類依然分為不同的階級。這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階級的利益在實踐中的利益在根本上是對立的,因而共同追求的價值是無法實現(xiàn)的。本文認為理論層面的“普世價值”是存在的,但問題在于這只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的一部分,這一原理還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普遍性通過特殊性表現(xiàn)出來,世界上只存在一個個特殊的事物,而不存在只具有普遍性的事物,如“白馬非馬”的典故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道理。用幸福來說明,世界上只存在中國人的“幸福觀”和美國人的“幸福觀” 等等,而不存在一種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幸福觀”,而且這種普遍的幸福觀是難以實現(xiàn)的,否則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早就達成了協(xié)議,聯(lián)合國憲章早就嚴格執(zhí)行了。
對“普世價值”在兩個層面的分析,本文主要依據(jù)的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從矛盾的普遍性的角度抽象出了理論上的“普世價值”是存在的,而從矛盾的特殊性的角度論證了實踐中的“普世價值”是不存在的。因此,這里就需要我們在處理“普世價值”問題時要將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結合起來。
另外還應該注意這樣一個問題,即“普世價值”這一問題的產(chǎn)生不完全是一個學術問題,也是一個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的問題。作為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是企圖將其特定的所謂“自由”、“ 平等”、“ 人權”等作為“普世價值”來推而廣之的,實現(xiàn)對社會主義進行顛覆的企圖。當然不否認這些價值有適用于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因素,但如果認為西方的這些價值就是絕對的“普世價值”,應該照抄照搬,這顯然是錯誤的。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普世價值”的關系
根據(jù)對“普世價值”這個概念的兩種界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普世價值”的關系這個問題就可以分為兩個問題。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理論層面的“普世價值”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實踐層面“普世價值”的關系這樣兩個問題。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理論層面的“普世價值”的關系
運用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來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種特殊的價值體系,而“普世價值”是具有普遍性的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普世價值”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由此,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也是“普世價值”的一個特殊形態(tài)。其中,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值得西方資本主義學習借鑒的地方,作為西方以“民主”“自由”“人權”為核心的價值體系也有值得社會主義中國借鑒的地方。否定這兩個方面都是不正確的。
。ǘ┥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和實踐層面的“普世價值”的關系
由于實踐層面的“普世價值”是不存在的,在當前的國際國內(nèi)背景下,二者之間存在的是嚴重的斗爭!霸谝庾R形態(tài)領域,馬克思主義、無產(chǎn)階級的思想不去占領,各種非馬克思主義、非無產(chǎn)階級的思想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就會去占領”。而這二者在實踐中就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嚴重斗爭。中國共產(chǎn)黨就應該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努力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為繼續(xù)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不斷夯實牢固的思想基礎。
此外,本文更傾向于使用“普世價值因素” 或“ 普世價值程度”這種說法。如可以說西方的“自由”“ 民主”“ 人權”的“普世價值因素”有多少或者說“普世價值程度”有多高,同樣也可以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的“普世價值因素”有多少或者說“普世價值程度”有多高。這樣一來,就從邏輯上進一步厘清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西方的價值觀與“普世價值” 的關系,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西方的核心價值觀都是“普世價值”的兩種特殊形態(tài),二者之間有值得相互學習借鑒的地方。
三、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防止陷入“普世價值”的陷阱
當前,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面對“普世價值”,不同的方面有著不同的態(tài)度:(1)作為西方,欲將其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作為“普世價值”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推廣,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推廣,其目的就是推行他們的價值觀,進行文化滲透,企圖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西化、分化,顛覆共產(chǎn)黨政權,實現(xiàn)全球資本主義化;(2)在學術界,從理論上應該厘清“普世價值”的概念,這樣才能更好的指導實踐,理論上的“普世價值”是存在的,但是要把西方的價值觀作為“普世價值”又是完全錯誤并十分有害的,但應該承認西方的價值觀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承認這一點也是非常錯誤的;(3)作為常人,很容易受到西方宣傳的影響,沒有從理論上正確的區(qū)分兩種“普世價值”的不同內(nèi)涵,進而認為西方的價值觀就是“普世價值”,而把西方所謂的“自由”“民主”“人權”作為“普世價值”來追求,這必然造成人們思想的混亂;(4)國內(nèi)的一些激進派由于認為西方的“自由”“ 民主”“ 人權”等確實具有一定的進步性,而國內(nèi)當前又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如貧富分化、腐敗等,因而忽視中國國情,進而主動接受甚至宣傳西方的這些價值。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認為首要應該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界應進一步開展研究,提煉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并在國人思想中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在實踐中,積極應對與西方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吸引力,增強我國的文化安全,進一步增強社會主義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