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轎車市場增速下滑的幾點思考
摘 要 我國轎車市場增速下滑的其主要原因有:轎車降價太頻繁、零配件價格居高不下、油價上漲過快、汽車消費貸款門檻過高、《新交法》出臺實施太匆忙、保險服務不到位。本文認為,只有各方共同努力,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用車環(huán)境才能改變目前的狀況,使我國的汽車工業(yè)健康、快速的發(fā)展。
關鍵詞 轎車 消費 降價
在經歷了2002年、2003年的井噴行情后,到了2004年我國轎車市場急劇降溫,其速度令眾多生產廠家始料未及,2003年轎車的產銷分別增長83.25%和75.28%,但到了2004年1~8月,其增長速度就只有26.23%和23.68%;并且從中汽協(xié)會轎車銷售情況的統(tǒng)計資料表明,截止到2004年上半年,廠家的庫存大約為10萬輛,如果算上停留在經銷商手中的庫存,大約為40萬輛。本來在年初還信心百倍擴大產量的廠家,到了年中就不得不下調生產計劃,以應對日益嚴峻的銷售形勢。從西方國家的情況看,轎車市場一直是汽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轎車市場的發(fā)展,一般來講,當人均GDP超過1 000美元的時候,也正是轎車消費起步的時候,我國正處于這個階段,雖然我國轎車市場的發(fā)展不可能長期維持2002年、2003年的發(fā)展速度,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轎車市場出現(xiàn)這么大的變化,其原因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筆者認為,造成目前人們持幣待購、轎車市場增速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汽車降價過于頻繁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汽車行業(yè)一直實行的是行業(yè)準入制, 轎車的消費者主要不是私人,其利潤率非常高。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私人購車比例越來越大,特別是近兩年,私人購車已超過“社會集團”購車。在經歷了2002年和2003年的火爆行情后,一方面,各大汽車廠家紛紛追加投資,擴大產能,汽車的供給變得充裕、市場競爭變得激烈起來;另一方面,現(xiàn)在的汽車潛在消費者不象前面的購買者那樣,他們的汽車消費變得成熟和理智,對汽車價格很敏感。隨著資訊的日趨發(fā)達,他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得知國際市場上同種車型的銷售價格,而且中國加入WTO后,汽車行業(yè)受保護的時限臨近,世界市場上的價格并不是遙不可及,他們決定觀望。在這樣一種供求狀況下,汽車廠家不得不使用價格杠桿,試圖挽回汽車銷售增幅下降的態(tài)勢,但原來我國的汽車行業(yè)利潤率太高,廠家從短期經濟利益出發(fā),并不想一次性把價格降到位,因此就出現(xiàn)了每過一段時間就降一次價的現(xiàn)象,每次幅度低的幾千,高的幾萬,降價頻率也由8個月調1次到現(xiàn)在3個月1次。剛開始降價對刺激消費還有一定效果,但次數(shù)多了以后,消費者就不買賬了,頻繁的降價,不僅讓消費者對價格沒底,而且有可能你今天買車,明天就跌幾千或幾萬,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限制人們的消費欲望。
2 汽車配件價格過高
汽車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品,車的維修與保養(yǎng)費用是車主的一項較重要的開支,但奇怪的是,整車價格雖然一降再降,但汽車的零配件價格卻沒有多少變化。有些廠家更是一邊整車價格下降,一邊卻宣布零配件價格上漲,如去年某廠家在宣布整車優(yōu)惠5 000元后沒幾天就宣布零配件價格上漲30%。更令消費者氣憤的是,今年又有兩款生產了十幾年、國產化率很高的車型,居然零配件價格也上漲,上漲幅度從百分之幾十到百分之幾百不等,廠家給出的理由是由于歐元匯率的上漲,消費者對此非常疑惑,一是匯率的上漲幅度并不大,二是即使匯率上漲,那為何零配件的上漲幅度不一呢?更何況是眾所周知的國產化率很高的老車型,究其原因還是廠家不愿意放棄暴利,整車價格下降帶來的利潤減少想從零配件上找回來,殊不知,這更傷消費者的心,不僅準車主持幣待購,老車主也怨聲載道。
3 近期油價上漲過快,汽車使用成本增加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上的原油價格一路飚升,從每桶30美元直破50美元,我國的成品油價格也跟著上揚,截止到2004年8月底,已三次上調油價,97號汽油價格接近4元/L。油費作為汽車消費的一項日常性開支,油價的上漲必然會對準消費者的購車行為產生影響。應該說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型、節(jié)能的小排量汽車有很好的用武之地,但我國卻有很多地方對排量小于1.0L的汽車在城市里的行駛范圍作了限制,人為的對小排量汽車消費設置障礙。
4 汽車消費信貸門檻過高
在前兩年車市火爆的時候,汽車消費信貸也熱了起來,什么“零首付,汽車輕輕松松開回家”的廣告隨處可見。但好景不長,隨著汽車價格的頻繁下調,銀行的風險凸現(xiàn)出來,車主們發(fā)現(xiàn),首付加保證金和所還款還趕不上降價的幅度,且廠商沒有任何說法,一氣之下,開始惡意的拒絕還貸,干脆把所購車輛抵押給銀行,自己的損失還少些,為此,央行對銀行的車貸緊急叫停,后會同銀監(jiān)會一起出臺了新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于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新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嚴格規(guī)定了私人購買汽車的首付比例最低不得少于20%,貸款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但在實際操作中,為防范風險,一般首付比例都不小于30%,貸款的年限也只3年,并且抵押登記辦理過程緩慢,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同時新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還明確了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辦理汽車貸款業(yè)務,消費者們好像又看到了希望,但我國目前僅有兩家汽車金融公司———通用汽車金融公司和大眾汽車金融公司,通用汽車金融公司的放貸對象主要不是私人,而大眾汽車金融公司的車貸方式———百龍信貸,一是只針對大眾品牌,二是因為指定了尾款,雖然月供減少一點,但總的還款額比傳統(tǒng)貸款還高,并且不能提前還款。對此,消費者發(fā)出了“車貸,想說愛你不容易”的感嘆。
關鍵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