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導讀:分析了冰熔解熱的不確定度,指出了引起冰熔解熱不確定度的關鍵因素是溫度的測量及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的熱互換數(shù)值,給出了提高實驗精度的改進方法。
關鍵詞:熔解熱,不確定度,實驗設計
1、 實驗原理:
把0oC的冰和
T1oC的水在量熱器內筒中混合,使全部的冰熔解并達到熱平衡獲得溫度T2oC。根據(jù)熱平衡原理及能量守恒定律知,冰熔解并上升到T2oC所吸收的熱量應該等于量熱器和它所裝的水所失去的熱量。設冰的熔解熱為
,水的比熱為c,量熱器內筒與攪拌器的質量為
,比熱為
,則這個過程的熱平衡方程為:
(1)
2、的不確定度分析:
(1)實驗原理的理想化引起測量值的不確定。冰的熔解升溫過程中系統(tǒng)不可能完全處于絕熱狀態(tài),也就是說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存在著熱的交換,此時(1)式修正為:
(2)
。2)測量儀器誤差及估讀引起測量值的不確定。
(3)
根據(jù)上面的分析,引起測量值不確定性的主要原因有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的熱交換
及質量M、
、
及溫度T1、T2的測量誤差。根據(jù)(2)(3)式知,在等精度測量下,質量M、
、
的不確定性對
的不確定性影響,M的不確定性影響最大。在對溫度的測量中T2對
的不確定性影響比T1要大,且整個實驗過程中如果
值大,
相對不確定性要小。
3、實驗方法設計
根據(jù)上面的不確定度分析,我們從三個方面采取措施,減小測量值的不確定度,提高實驗精度。
(1)補償法消除的影響。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的熱交換
不可測量,但當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溫差不大(10oC~15oC)的情況下,它們的熱交換遵守牛頓冷卻定律:
,
為環(huán)境溫度。如果我們想辦法使冰熔解升
溫的過程中系統(tǒng)對外界的吸熱和散熱相互抵消,則對
測量值的影響可消除。具體的做法是選擇合適的初溫T1及適量的冰和適量的水(
約為M的2~4倍),使量熱器中水溫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中散熱面積SA等于吸熱面積SB。
。2)選擇高精度的實驗儀器,減少質量測量和溫度測量的不確定度。
。3)實驗技巧。在保溫瓶中加入300ml冷水(6~8oC)和6支冰(約50/支),讓它們混合約半小時,使冰的溫度變?yōu)?oC;測量室溫,用電熱恒溫水浴鍋中加熱水至(
+20)oC;調好天平稱好量熱內筒和攪拌器質量
后,倒熱水入內筒稱水和內筒和攪拌器總質量
+
,然后蓋上蓋,插入探頭溫度計測水溫T10,每隔30秒記一次直至平衡溫度,此時的溫度為冰水混合前水的初溫T1平;用竹筷夾合適的冰用水紙擦干,迅速放入內筒,攪拌記錄溫度T20,每隔30秒記一次,直至達到熱平衡記錄T2平;稱量冰水混合系統(tǒng)的質量,作升溫曲線T-t,看SA是否等于SB,如果明顯不等,調整水溫重做實驗。
4、實驗結果及分析
表一,系統(tǒng)各部分質量及溫度(單位:克,oC)
![]() |
![]() ![]() |
![]() |
![]() ![]() |
M | T10 | T1平 | T2平 |
48.00 | 239.20 | 191.20 | 287.20 | 48.00 | 40.0 | 39.0 | 16.5 |
根據(jù)(2)(3)式
各測量值的不確定度
各測量值不確定度引起的相對不確定度:
為:
為:
M為:
T1為:
T2為:
設以為真值,則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熱交換引起相對不確定度為:
5、結論
由上面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溫度的測量及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的熱交換是引起測量不確定性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實驗精度,精確測量溫度T1、、T2,減少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的熱交換值是改進實驗方法的關鍵。
參考方獻:
1. 朱俊孔,張山彪,高鐵軍.普通物理實驗[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8
2. 任亞杰,翟寶清,王亞輝.冰熔解熱實驗研究[J],漢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3,2(21)47-50
3. 王 駿.冰的熔解熱實驗誤差傳遞公式的簡化[J],昆明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4(22):39~40
下一篇:淺析焦點弦公式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