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學生挫折心理產生的原因及對策
論文摘要: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成長成材的必備條件。本文分析了大學生挫折心理產生的原因,針對這些原因,建議從大學生的自我調適、學校教育改革方面入手,采取措施提高大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保證在校生的正常成長,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的人才。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挫折心理,原因,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發(fā)達和高等教育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為大家所關注。由于客觀的競爭壓力和主觀的心里不成熟,無論是在校學習還是就業(yè),都不可避免地會遭受各種挫折,產生種種不良的心理反映,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未來前程。因此,分析大學生挫折心理產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提高大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是擺在各高校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應引起教育界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1、大學生產生挫折心理的主要原因
心理學認為,挫折是一個人在達到某種目標或滿足某種需要的活動過程中,由于受到妨礙或干擾,致使目標不能實現或需要無法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情緒體驗。大學生挫折心理是指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因在學習、生活、情感、人際交往等方面受到阻礙,致使不能順利實現目標或滿足自身需要時所產生的消極情緒體驗。引起大學生產生挫折心理的具體原因包括客觀和主觀兩大方面。
1.1客觀因素
客觀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實實在在存在的。環(huán)境的變化,從中學小圈子到大學大環(huán)境的變化,從依賴父母到獨立生活,從填鴨式的課堂模式到自學,從成績的佼佼者到同學中的普通一員……這需要較長時間的慢慢改變和適應。如果自我調節(jié)不好,適應不了便會產生學業(yè)受挫、焦慮不安、緊張恐懼的挫折心理體驗。再加上當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大學生流傳“畢業(yè)即失業(yè)”的口號,而導致一部分大學生就讀時憂心重重,倍感前迷惘,不知所措,逐漸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和方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對于貧困家庭的學生,讀大學的費用是一份沉重的負擔。他們不得不節(jié)衣縮食,不得不放棄應有的娛樂活動,不得不為籌措學費而四處奔波,利用課余時間打工掙錢。些學生就容易產生壓抑、無奈、自卑、痛苦的心理挫折。
1.2主觀因素
個性不完善也是導致青少年挫折心理的重要原因。青少年雖然朝氣蓬勃,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勇于探索,富于創(chuàng)造性,但從社會成熟性來看,個性還不夠完善。如情緒不穩(wěn)定,認識片面,自尊心與好勝心過強,理想浪漫,容易偏激,世界觀不明晰,缺乏扎實的實踐基礎,耐力不強等。青少年這種不完善的個性成了挫折心理的溫床。
由于個性不完善,他們不能及時調整自己適應大學生活,致使成績不斷下降,喪失信心,形成惡性循環(huán)。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他們會因身材不好或相貌不佳產生極強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總覺得自己矮人一等,不愿參加集體活動,不愿意與別人交往,沉默寡言、悶悶不樂。這樣他們在與人交往中就會不自信,不能平等的與人交往。既不能協調自己與同學的關系,也不能接近搞好自己與老師的關系,更談不上在戀愛中有異性交往的方法。人際
關系中的受阻,戀愛過中的受困,自卑感、孤獨感油然而生,并相互交從此自拋自棄,冷漠怪僻,挫折感表現得非常烈。
2.提高大學生承受挫折能力的措施
針對以上原因,為避免大學生挫折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建議從學校和學生自己兩方面采取措施。
2.1學校應采取的措施
學校是大學生大學階段成長最重要的“主戰(zhàn)場”,通過學校教育提高學生的抗挫能力,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改革以往的教育方式。長期以來,高等學校只注重于對學生掌握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卻忽視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新時代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做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而且要做心靈智慧的啟迪者,健康心靈的塑造者。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及挫折評價標準。當學生面臨各種競爭壓力和挫折磨煉時,能夠悅納自我,設計自我,調適自我,開發(fā)和發(fā)展自我,堅定信心,勇往直前。挫折教育是指有意識地利用和設置挫折情景,通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使大學生正確認識挫折、預防挫折、正視挫折和增強對挫折承受力的教育。學校可設立“學生心理咨詢室”,以心理咨詢門診、心理信箱等形式對學生提供幫助,教給學生遇挫后自我調節(jié)和宣泄的方式,提高他們轉化挫折的能力。實踐證明:心理咨詢作為新時期學校教育工作的一種新的方法、手段,在弱化挫折強度、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和戰(zhàn)勝挫折能力、促進教育工作等科學化方面,能夠發(fā)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2.2大學生挫折心理的自我調適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面對現實,承認挫折。人人都免不了要經受挫折,大學生要學會承認挫折,分析挫折,積極有效的采取措施,以最大的決心和頑強的毅力克服這些缺陷,進而走出挫折。這是一個人有無良好的適應能力和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標志一,也是解決挫折心理問題的基礎。(2)注意自我激勵。即注意凡事應不懷奢望,要善于自我滿足,知足常樂。制定適宜的目標,有利于提高自信心。取得成功后,可以適當調整目標,爭取再次成功,在不斷成功的激勵中,增強信心。(3)正確評價自己。如拿自己的弱點與別人的優(yōu)點相比,總免不了有自卑感。在處于劣勢或弱項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通過轉移話題或改變做法來調節(jié)心理,將注意力轉移到最能體現自己才能的活動中去,以淡化和縮小弱項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陰影、緩解緊張和壓力。注意自我調節(jié),面正確地認識、評價自己,“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揚長避短,可避免自卑心理的產生。
綜上所述,造成大學生心理挫折的原因多種多樣,針對不同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是大學生正確認識挫折,面對現實,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塑造一個心理健康,科技文化水平高的現代化人才,是當今經濟和社會高速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陶國富.大學生挫折心理[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 1
2 郭傳真,大學生心理挫折[J].農學院學報,2009(24):91-93
3 周凱,金廣春.淺談大學生就業(yè)挫折心理及應對策略[J]現代農業(yè)科學,2008(15):110-111
4 李海洲,邊和平.挫折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5-7
5 張晉,孟楠.大學生心理挫折教育[J].高教高職研究,2008,155-156
關鍵字:社會科學,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