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導讀::虎式重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VI Ausf. E Tiger I)即“虎I”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制造的重型坦克;坦克自1942年進入德國陸軍服役至1945年德國戰(zhàn)敗投降為止。在1943年3月虎I坦克起初名為Pzkw VI Ausf. H,但后來重新設計成為Ausf. E (Ausführung Ger. "version");⑦@個綽號是由斐迪南·保時捷所取的;的基本設計概念同時延用到其他車輛上面,包括虎II(虎王)坦克;⑹教箍嗽趹(zhàn)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終究不能挽救納粹的失敗,但依然對后世有啟迪意義。
論文關鍵詞:虎式坦克,虎I,虎II,虎王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引言:虎式坦克在戰(zhàn)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發(fā)展過程中一再變化,它對盟軍的威懾力相當大,但即便如此,也沒能擋住不得人心的納粹的最終失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為了贏得戰(zhàn)爭,扭轉敗局,納粹德國先后研制、裝備了數(shù)量眾多的新式武器,聞名于世的虎式坦克就在其中。
虎式坦克于1937年春季開始研發(fā),是受到T-34的刺激才開始從1936年的設想投入開發(fā),開發(fā)過程幾經(jīng)周折。到1941年亨舍爾和其它三家競爭對手,保時捷,MAN,和戴姆勒?奔馳,分別提交上一款35噸左右,配備75mm火炮的坦克設計方案。然而,蘇聯(lián)T-34型坦克的誕生宣告了這些設計的過時。當時,軍事專家深為震驚,他們發(fā)現(xiàn)德軍裝甲部隊竟無一款坦克能與T-34匹敵。于是虎王坦克,定制標準立刻提高,希特勒還下達命令,PORSHCE(簡稱POR.)和HENSCHEL(簡稱HEN.)必須提供重型坦克的設計方案,包括車重增加到45噸,并配備一款88mm火炮。新坦克的原型車必須在1942年4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的生日上亮相!在希特勒的生日宴會上,所設計的幾輛車都出現(xiàn)在了他的面前。
1942年7月,在BERKA的坦克學校,坦克都開始了進一步的測試。在測試期間,POR.的樣車被淘汰,而HEN.的樣車卻非常成功。同月,HEN.的VK4501(H)定型,命名為"虎 I"。由此,虎式坦克正式出現(xiàn),1942年8月,虎式坦克正式批量生產(chǎn),并正式定名為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六型裝甲戰(zhàn)車,E改型)。隨著坦克的繼續(xù)生產(chǎn),隨著希特勒戰(zhàn)爭欲望和取勝欲望愈加強烈,它要求虎式坦克立刻投入戰(zhàn)斗。因此,漏洞百出的虎式坦克被匆忙投入戰(zhàn)斗,為了能夠降低意外事故發(fā)生率,他們對坦克進行改進,但是所有的改進都是在生產(chǎn)線上做出的,最為顯著的改動是后期型號降低了炮塔,并為乘員提供更為安全、較易于逃生的駕駛艙。
圖為生產(chǎn)車間
為降低成本,防水能力和空氣凈化/調節(jié)系統(tǒng)被取消了。
圖為虎式坦克的圖紙
虎I在1942年8月開始生產(chǎn),而在兩年后的1944年8月生產(chǎn)了1,355輛后停止。1944年4月,“虎I”的月產(chǎn)量達到最高,生產(chǎn)了105輛。“虎I”被裝備到一些獨立的重型坦克部隊,它一直服役到戰(zhàn)爭結束。1942年8月29日,“虎I”第一次出現(xiàn)在列寧格勒的502重型坦克營一連。19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斯附近,501重型坦克營的“虎I”式坦克參戰(zhàn)。1945年4、5月,參加了柏林的防御戰(zhàn)。雖然虎I一直服役到戰(zhàn)爭結束虎王坦克,虎I坦克的設計呈現(xiàn)出不同的設計理念,著重火力和裝甲的而犧牲機動性。這些設計都是為了對付蘇聯(lián)的T-34坦克.其設計有以下幾點,車體前方裝甲有100毫米厚以及炮塔正前方有110毫米厚,兩旁和背面也有80毫米厚的裝甲,
圖為虎式坦克外殼的生產(chǎn)
因此,虎I的抗擊打能力相當強,一般的反坦克炮彈都不能將其怎么樣。它被設計可以涉水四米深,因為此種坦克質量太大,這種設計可以使坦克能夠較為方便的水陸兩行。采用88毫米口徑電動擊發(fā)KwK 36 L/56,主炮的支撐及發(fā)射機制則發(fā)展自德國著名的88高射炮,這種炮是二戰(zhàn)時殺傷效率最高的幾款坦克炮之一。并配置了極為精確的蔡司TFZ9b 瞄準器,準確度驚人,該炮也可裝載三種型號彈藥:PzGr.39 彈道穿甲爆破彈、PzGr.40亞口徑鎢芯穿甲彈和HI. Gr.39型高爆彈(HEAT)。因此,虎式坦克有很高的殺傷力,準確性以及可靠性cssci期刊目錄。
但是隨著戰(zhàn)爭的繼續(xù),隨著時間的推進,隨著技術的進步,虎I逐漸被淘汰,而虎II逐漸取代了虎I。虎II坦克又稱為虎王坦克1943年12月開始批量生產(chǎn),一直到1945年3月一共生產(chǎn)了489輛,。“虎王”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為鋼裝甲焊接結構,防彈外形較好。正面裝甲厚度比“虎”1式坦克有較大提高。成為盟軍的一種很難對付的坦克,。“虎王”坦克裝備一門KwK 43/L71型88mm加農(nóng)炮,這種火炮是二戰(zhàn)期間德軍裝備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長6.3m,它能在2000m的距離上直接擊穿美制M4“謝爾曼”坦克的主裝甲,所用的彈種包括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不僅是“謝爾曼”坦克,它幾乎可以擊穿二戰(zhàn)中盟軍所有型號的坦克。1944年晚期,克虜伯公司曾打算讓所有的“虎王”坦克換裝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徑的KwK L/68火炮,不過最終沒有實現(xiàn)。“虎王”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為鋼裝甲焊接結構虎王坦克,防彈外形較好。正面裝甲厚度比“虎”1式坦克有較大提高。成為盟軍的一種很難對付的坦克,僅有一些火炮在較近的射擊距離上可以對它構成威脅。不過由于“虎王”坦克生產(chǎn)數(shù)量少,參戰(zhàn)時間短,對二戰(zhàn)的最終影響還沒有虎I的影響更大。
虎I坦克的發(fā)展變化(表一)
1942年8月 |
增加了偽裝掛鉤\煙霧彈發(fā)射架\工具箱 |
1942年9月 |
增加了纜繩 |
1942年10月 |
增加了后方天線。增加了鐵鍬 |
1942年11月 |
安裝了空氣濾清器。加強了防護裝甲。增加了防護裙 |
1942年12月 |
增加了緊急逃生艙蓋。增加了更多的防護裙(履帶防護板)。 |
1943年1月 |
增加了發(fā)射架。增加了行李容器 |
1943年2月 |
引擎之間增加了透氣層。履帶外圍改變使用18個螺栓 |
1943年3月 |
變更使用的過濾器。后方艙板使用了三角蓋。增加了潛望鏡 |
1943年4月 |
增加三個備用履帶和兩個支架。履帶外圍改變使用12個螺栓。 |
1943年5月 |
更換引擎為Maybach HL230. |
1943年6月 |
取消了部分煙霧發(fā)射器。 |
1943年7月 |
修改了炮塔上的出入倉門。開始使用Zimmerit防磁涂層。 |
1943年8月 |
唯一的一個前車燈被替代成了雙重燈(左右各一個)。 |
1943年9月 |
頂部和后方增加了更多的支架 |
1943年10月 |
徹底取消煙霧發(fā)射器取消了履帶裝載箱。取消了空氣濾清器系統(tǒng)。 |
1943年11月 |
增加了外部的支架。 |
1944年1月 |
增加了20噸起重器。取消了鐵鍬。 |
1944年2月 |
原本是橡膠邊的輔助輪被鋼材所代替。移動了外部工具的位置。 |
1944年3月 |
炮塔塔頂增加到40mm厚度。 |
1944年4月 |
燃料箱材料開始使用木制板。 |
1944年6月 |
增加了一個逃命倉蓋。 |
圖為虎式坦克
1943年到1944年期間,虎式坦克創(chuàng)造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紀錄。它們摧毀了極大數(shù)量的敵軍裝備,俄國坦克群經(jīng)常只是在視野里發(fā)現(xiàn)了虎式坦克就會導致他們的全體撤退。在北非和意大利他們有著相似的成功,對同盟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影響。;⑹教箍嗽趯γ塑娛繗馍系挠绊,知名的有“虎式坦克恐懼癥”,它強大的影響導致了英國將軍蒙哥馬利禁止一切報告提及虎式坦克在戰(zhàn)斗中的威力。但或許虎式坦克們最偉大的名聲是來源于在諾曼底的一次單獨作戰(zhàn),在那黨衛(wèi)隊著名的指揮官Obersturmfürer Michael Wittman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僅用一輛虎式坦克摧毀了由25輛坦克組成的一整個縱隊,14輛半履帶車和14輛履帶式小型火炮裝甲車。在戰(zhàn)爭中“虎I”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和其它裝備,在對手心中樹立了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虎I”裝備的88mm炮威力巨大,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的對手,它那厚重的裝甲使它幾乎堅不可摧。1944年7月,506重型坦克團第三連的虎式坦克在3,900m的距離上擊毀了T-34坦克;⑹教箍私o了盟軍不少的打擊,甚至達到了聞風喪膽的地步,這個坦克在戰(zhàn)場上出現(xiàn)經(jīng)常會迫使盟軍改變戰(zhàn)術。有些真實的事件是發(fā)生在當時戰(zhàn)場上的,引自在戰(zhàn)場上首次目睹虎式坦克戰(zhàn)力的目擊者記錄: 1、“我看見德國新式虎式坦克中的一輛并在大約914.4米的距離上向它7次開火。但是每一次命中都被其前部和側面裝甲反彈了;⑹教箍宿D動它的火炮擊毀了我們左側履帶并殺死了駕駛員。” ——1943年在突尼斯英國馬蒂爾達坦克車長報告。 2、“我們的坦克編隊在182.88米—731.52米之間的距離上同3輛虎式坦克交戰(zhàn)。我們通過不斷的射擊對方的履帶打停了其中一輛虎式坦克。這是在反復射擊對方甚至是在很近的距離上擊中對方上部裝甲都沒有效果后取得的戰(zhàn)果;⑹教箍舜輾Я宋覀8輛M4坦克迫使我們撤退cssci期刊目錄。在我們撤退過程中,那輛被打傷的虎式坦克仍然在向我們開炮……” ——1943年北非美國裝甲團指揮官的報告。 3、“我在365.76米的距離上攻擊一輛MK6坦克(虎式坦克)。我使用穿甲彈對準它的側面和炮塔開了8—10炮,每一次命中都被反彈了,這輛虎式坦克在摧毀我兩翼的坦克后撤離戰(zhàn)場。”——1943年俄國坦克車長的報告。 4、“一輛MK6坦克——敵人稱之為虎式坦克出現(xiàn)在我軍陣地附近。我們營使用反坦克炮向它射擊。但是沒有任何一次打擊是有效的,在另外兩輛德軍坦克加入后,他們摧毀了我們的炮兵陣地,我們被迫撤退……” ——1944年俄軍反坦克營營長的報告。 5、“一輛虎式坦克出現(xiàn)在林子外一面開炮一面前進。它已經(jīng)在200—600米之間的距離上摧毀了我們6輛T-34坦克。我們向它發(fā)射了大約20—30發(fā)反坦克炮彈,但是在虎式坦克的厚裝甲面前全都被反彈了。我們不得不呼叫空中支援擊退德軍坦克,虎式坦克撤回林子里離開戰(zhàn)場。” ——1944年俄軍坦克車組在preblinka的報告。 6、“我們的指揮官確定一個新戰(zhàn)術。如果德軍派一輛虎式坦克來,我們將派出8輛謝爾曼坦克迎擊它,我們認為損失其中7輛就可以消滅老虎。” ——1944年在諾曼底英國人的“樂觀主義”。 7、“我們新型的斯大林坦克似乎比德國虎式坦克更好。萬一德國人出動虎式坦克,無論如何我都不能派遣我的T-34坦克進入戰(zhàn)場,除非至少有兩輛斯大林坦克……” ——1944年俄軍近衛(wèi)部隊的一位指揮官的聲明,這位軍官后來因為怯懦而被槍斃! 8、“我?guī)е业闹x爾曼坦克編隊向Beauville附近隱藏的一輛虎開過去;⑹教箍送藚s前摧毀了我們連7輛坦克,我們在不足91.44米的距離上用穿甲彈和反坦克高爆彈不斷射擊虎的正面裝甲。但是沒有任何一發(fā)炮彈能打穿它的厚裝甲…” ——1944年諾曼底英國克倫威爾坦克車組的報告。 9、“我們的偵察員報告一隊德軍坦克包括1輛虎式坦克、2輛四號坦克向西北方向開來。我們的指揮官決定后退討論對付虎的辦法。一致認為應該呼叫空軍支援對付這個威脅虎王坦克,這比冒著損失我們自己坦克的風險迎擊敵人要好……” ——1944年諾曼底一位英軍裝甲營的連長的報告。
盟軍和德軍坦克比較(表二)
德軍塔克數(shù)量 |
4699 |
盟軍被毀坦克數(shù)量 |
西線盟軍7000輛以上毀于虎式坦克 蘇軍3000輛T-34毀于虎式坦克 |
不從主觀上講,只從客觀評價,虎式坦克確實有它值得當時盟軍學習的地方,也確實在戰(zhàn)爭中給盟軍不少打擊,給德國納粹帶來了不少戰(zhàn)爭的勝利,也對以后武器的研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參考技術。在戰(zhàn)爭上的“功績”是不可忽略的。但是,納粹也確實失敗了。敗在他的不得人心,雖然包括虎式坦克在內(nèi)的新式武器給了納粹一些甜頭,但那都是暫時的,真正決定戰(zhàn)爭勝利的還是人心所向和綜合國力,納粹在和世界斗爭中是不可能會勝利的。
由于虎式坦克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是不可能再在現(xiàn)實戰(zhàn)爭中運用的,但是他也曾經(jīng)輝煌過,也曾經(jīng)馳騁疆場,也綜合了前人的聰明才智,只得現(xiàn)代人的學習開發(fā)繼續(xù)利用,我想,現(xiàn)在許多國家應該正在繼續(xù)虎式坦克的研究,以求更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著作
[1]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其中出現(xiàn)兩輛虎式坦克(其實為蘇制T-34改裝的)
[2]《二戰(zhàn)德國坦克花史彩色版》
[3]德國二戰(zhàn)德國王牌坦克手奧托·卡利歐斯《泥濘中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