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燒高嶺土起源于美國。起初是為了除去軟質高嶺土中的有機碳值,提高產品的白度。后來人們用此方法對煤系高嶺土進行加工,生產出了性能,高檔,價值遠遠高于普通高嶺土的產品。大大拓寬了高嶺土的應用范圍。我國有豐富的煤系高嶺土資源,對于煤系高嶺土來說,煅燒更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工序。
高嶺土煅燒的主要目的是:
1,脫去有機碳和其他雜質礦物以提高白度。
2,脫去高嶺土所含水分,羥基以提高煅燒產品的空隙體積和化學反應活性,改善物理化學性能,滿足各種各樣的應用需求。經過煅燒加工的高嶺土脫除了結構或結晶水,碳質及其其他揮發(fā)性物質,變成便高嶺石,商品名稱“煅燒高嶺土”。煅燒高嶺土具有白度高,容重小,比表面積和孔體積大,吸油性,遮蓋性和耐磨性好,絕緣性和熱穩(wěn)定性高等特性,廣泛用于涂料,造紙,塑料,橡膠,化工,醫(yī)藥,環(huán)保,高級耐火材料等領域。
1250煅燒高嶺土主要物理指標和化學指標如下:
物理指標
白度(% |
94°±1 |
粒度(-10um,%) |
≥95% |
325目篩余物(%) |
≤0.003% |
吸油值 |
≥62% |
PH值 |
6.5-7.5 |
水份 |
≤0.5% |
化學指標
Si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