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吉
本文對目前影響在校大學生性健康可能的因素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相應的性健康教育策略,旨在為未來高校性健康教育改革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入學教育、安全教育、人文教育等提供參考意見。
1、大學生性健康影響因素
。1)傳統(tǒng)的影響
在我國,長期的封建思想束縛,使人們對性教育持冷漠甚至排斥的態(tài)度。學校、教師難以以坦然的態(tài)度面對性健康教育,部分教師、家長認為性教育就是通過傳媒以娛樂為目的獲得性知識,甚至等同于黃色文化。
。2)課程設置缺失
對于性,部分教育工作者認為性可以“無師自通”,使學校忽視性健康教育。有研究表明,大學生從學校獲取性健康知識較少,性知識匱乏。教育體系中性健康教育缺失,課程體系不完善(如部分高校性健康教育屬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分高校則屬于新生入學教育),無相關的專業(yè)師資(多為輔導員、心理健康教師或思政教師兼任),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缺乏有效的教育,致使其缺乏正確對待性意識和性行為的判別能力。
(3)服務機構缺失
高校性健康教育缺乏類似于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能夠為在校大學生提供生殖與避孕相關咨詢的服務機構。部分大學生因害羞、擔心隱私泄露等原因使其難以求助或求教,使其可能再次遭受因性問題所致的心理傷害。
。4)大學生性心理及性知識特點
大學生社會化尚未完成,其對性與愛情的理解不成熟,同時對性的認識存在朦朧性,集中于性的生物屬性而忽視社會屬性,性知識掌握較為匱乏,而自身經濟尚未獨立,難以深入理解家庭責任及性倫理道德。有研究表明,目前大學生性觀念較為開放,認為婚前性行為屬于個人行為,不涉及倫理道德,對性知識了解甚少,約三分之一的大學生不了解意外懷孕的相關知識。在缺乏必要的性健康教育情況下,大學生因性夢、手淫、遺精等現象所致的性心理問題較為嚴重。
。5)網絡等新傳播媒介的影響
隨著網絡的普及,信息傳播較過去有很大的不同。而性相關問題的隱私性特點,使大學生難以向父母、教師等長輩請教,而網絡因匿名性的特點為大學生提供適宜解決途徑。有研究表明,網絡、各類色情影視作品已成為大學生性知識來源的主要渠道。但是,網絡所能提供的性知識未必正確,部分內容存在夸大的成分,甚至是錯誤的內容,而大學生通過這些途徑來解決性困惑時,長期接受不良信息不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塑造,如果沒有適當的引導,也不利于大學生正確性觀念的培養(yǎng)。
2、策略
。1)加強性健康教育,將相關課程納入課程體系,完善性健康教育教學體系
性健康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需要家庭、社會、學校的共同參與。有研究表明,多數大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性健康教育相關課程,也希望得到相應的建議與指導。因此,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開設性健康教育課,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結合相關內容的教學;引進相應師資或選派心理咨詢教師進修性健康教育,提高性健康教育教學質量。如有條件,高?筛鶕䦟嶋H情況設置與心理咨詢中心相似的大學生性健康咨詢中心,幫助學生解釋性相關問題的疑惑。
。2)根據大學生性別有針對性的開展相應的性健康教育
有研究表明,男、女生在性觀念、性態(tài)度、性行為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根據男、女生不同特點編制不同的教學計劃,分“性”教學,避免學生害羞、回避等心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完善監(jiān)控體系
目前高校性健康教育存在的缺乏基層輔導,學生遇到性困惑無法得到來自正規(guī)途徑的幫助。輔導員作為學生工作的一線工作者,與大學生關系緊密,通過對輔導員性健康教育專業(yè)化培訓,幫助大學生遇到的性相關問題,結合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4)開展多元化的性健康校園活動
長期的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使多數人難以在公眾場合討論性。因此,除課堂教學外,高校還應該加強相關性健康知識的宣傳,破除傳統(tǒng)的性封閉思想,如通過發(fā)放宣傳手冊,利用校報、廣播、宣傳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法律文化節(jié)等宣傳相關性生理、性心理、性倫理道德及相關法律知識,同時開展相關知識的征文比賽,聘請相關專家講座等,以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性觀念!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