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巾幗不讓須眉助力新疆天文臺發(fā)展
2011年8論文聯(lián)盟http://m.78375555.com月27日,是新疆天文臺發(fā)展歷史上非常特別的一天,就在這一天,新疆天文臺更名揭牌儀式正式舉行,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烏魯木齊天文站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這不僅僅代表著對新疆天文臺過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對其未來工作寄予厚望。當日,新疆天文臺臺長王娜致答謝辭,感謝各級政府部門和領導、同行和兄弟單位以及臺里所有工作人員對新疆天文臺發(fā)展給予的支持和所做出的努力。新疆天文臺的升級和更名對于王娜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是對新疆天文臺,也是對她自身工作的重要肯定。過去的一段時間,王娜與新疆天文臺共同努力、共同經歷發(fā)展中的曲折和坎坷,終于一起迎來了重要的發(fā)展進步,這是對她辛苦工作的最好回報。
巾幗不讓須眉 屢創(chuàng)科研佳績
王娜,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臺長,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青年聯(lián)合會副主席,政協(xi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第九屆、第十屆委員會委員,新疆天文學會第三屆、第四屆理事長。王娜主要從事天體物理研究,在專業(yè)研究領域中,獲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脈沖星研究方面,造詣頗深。1997年,作為“海歸派”的一員,懷揣著報效祖國的美好愿望,王娜從澳大利亞歸國;貒,她馬上緊張地投入到了由澳大利亞ATNF(澳大利亞國家射電天文臺)、英國Jodrell Bank天文臺、香港大學、北京大學、烏魯木齊天文站(新疆天文臺前身)共同組成的研究組中,主持國際合作課題“脈沖星觀測與研究”。 新疆天文臺目前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射電天文、光學天文與技術應用和應用天文,主要從事脈沖星、恒星的形成與演化、星系宇宙學、高能天體物理、微波接收機、衛(wèi)星應用等方面的研究與觀測。新疆天文臺在脈沖星觀測與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對推動相關研究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與王娜在這一領域中做出的努力有著重要關系。 脈沖星具有超高密度、超強磁場、超強電位、超強輻射、超高溫度等物理特性,其中最突出的特點還是它超高穩(wěn)定的時間特性,因此脈沖星被稱為“最穩(wěn)定的天文鐘”。針對脈沖星的這一特點,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脈沖星計時的設想。但是,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水平還不是十分理想,只有新疆天文臺十幾年堅持對幾百個強源脈沖星進行監(jiān)測、復測和相關研究。王娜在烏魯木齊成功建成了國內重要的、具備國際水平的脈沖星到達時間觀測系統(tǒng)。由新疆天文臺主持的“烏魯木齊25米射電望遠鏡脈沖星觀測系統(tǒng)”項目獲得2004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并被國家天文臺評為當年“十大天文科技進展”之一。該項目與其取得的重要成果一起,填補了我國在脈沖星觀測方面的空白,開創(chuàng)了我國脈沖星理論研究與實測相結合的新領域,帶動了我國脈沖星實測的發(fā)展,使新疆天文臺成為國內及國際上重要的脈沖星實測基地之一。 思想匯報 /sixianghuibao/
除此之外,王娜還在我國率先開展脈沖星的導航研究,她是利用國內射電望遠鏡做出脈沖星觀測研究成果最多、水平最高的專家。脈沖星導航是最近幾年才出現(xiàn)的研究方向,目前還處于預研階段,但是因之在國防和航天中可能發(fā)揮的重要作用,目前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在進行脈沖星的導航應用研究和實驗。脈沖星可以被稱為“太空中的GPS”,星際航天器所搭載的射線探測器如果能夠在某一時刻同時接收到來自3顆以上的射電脈沖星信號,就能夠推算出相關定位信息,由此達到實時導航的目的。 脈沖星導航優(yōu)于目前所使用的GPS導航的地方在于射電脈沖星信號的抗干擾性極強,不會像GPS信號一樣容易受到干擾而失真。因為具備這樣的特性,脈沖星導航在未來的國防事業(yè)和航天發(fā)展中,將起到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擁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新疆天文臺的脈沖星觀測研究是王娜傾注了很多心血的一個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目前,新疆天文臺對脈沖星的研究和觀測的應用方向主要包括脈沖星計時和導航、引力波探測等。其中,脈沖星導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王娜還在探月工程中負責了重要的工作。從2007年“嫦娥一號”成功升空以來,我國的探月工程取得了飛速發(fā)展。推動我國探月工程發(fā)展的研究人員和研究單位有很多,王娜和新疆天文臺就是其中的一分子。新疆天文臺是我國探月工程中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測軌系統(tǒng)的4個站點之一,分別于2007年和2010年參與了探月工程“嫦娥一號”與“嫦娥二號”衛(wèi)星的測軌工作。
畢業(yè)論文 http://m.78375555.com
注重交流合作 助力未來發(fā)展
無論在哪個時代,無論在什么領域,閉關鎖國、閉門造車都會使腳步停滯,遠遠落后于時代大潮。因此,王娜領導著新疆天文臺的成員,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時,也非常注重與同行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目前新疆天文臺已成為多個國際合作組織的成員,國際合作與交流的范圍已擴展到美國、荷蘭、澳大利亞、日本、德國、英國、意大利、俄羅斯、瑞典等國家和地區(qū)。另外,還與國內多個科研機構和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新疆天文臺先后成功舉辦了“2005喀納斯脈沖星國際學術研討會”、“西部之光”技術骨干人才培訓暨“射電天體物理及相關高能問題”研討會、“脈沖星觀測研究和計時導航應用研討會”、“大口徑射電望遠鏡關鍵技術與科學目標研討會”、“天體物理新視野與新疆110米射電望遠鏡研討會”,這些交流活動為新疆天文臺在人員、設備、課題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為新疆天文臺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新疆天文臺在將來的發(fā)展過程中走出更加廣闊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始建于1957年,最初名為“中國科學院烏魯木齊人造衛(wèi)星觀測站”,發(fā)展到1987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烏魯木齊天文站”,2001年4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烏魯木齊天文站”,一直到2011年1月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從名字的變更中,我們就可看到新疆天文臺半個多世紀以來不斷發(fā)展、不斷進取的身影。新疆天文臺已經由最初的一個單一的人造衛(wèi)星觀測站發(fā)展成為如今我國西部地區(qū)重要的綜合性天文研究機構。 如今,新疆天文臺發(fā)展的接力棒從前輩手里傳到了王娜的手中。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讓新疆天文臺前進的腳步矯健了許多,但未來還有更長的路,需要王娜帶領著天文臺和整個團隊走下去,去尋求更大的發(fā)展。王娜介紹說,新疆天文臺以升級、更名為契機,抓住眼前難得的發(fā)展機遇,發(fā)揮新疆天文臺的特色和優(yōu)勢,依據自身的特點和實際制定了如下發(fā)展目標,爭取在新的發(fā)展階段取得更加快速和全面的發(fā)展。 論文代寫 http://m.78375555.com
首先,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合理的發(fā)展規(guī)劃對于一個團體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只有根據自身的發(fā)展實際制定出適當的發(fā)展規(guī)劃,才能使發(fā)展擁有明確的軌跡可循,在發(fā)展過程中少走彎路。新疆天文臺在充分分析總結自身優(yōu)勢的基礎上,制定了“創(chuàng)新2020”以及“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王娜介紹了經過提煉的“一二三”規(guī)劃目標:“一個定位”,即建設國際一流的天文觀測研究平臺,形成若干具有國際影響的天文學研究團隊,打造符合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實驗室;“兩項重點突破”,一是提升探測能力,建設110米射電望遠鏡觀測平臺,二是打造光學天文綜合觀測平臺;“三個重點發(fā)展方向”,即天體物理、射電天文技術以及應用天文三個方向。 第二方面,高質量完成南山基地二期園區(qū)整體規(guī)劃和望遠鏡建設。畢業(yè)論文網http://m.78375555.com截至2011年10月底,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其中1米大視場天文望遠鏡已經進入安裝調試階段,新疆天文學會兩臺科普望遠鏡也將落戶南山,支持天文愛好者開展彗星、新星的搜尋活動。 第三方面,積極推進110米射電望遠鏡項目建設。新疆天文臺選定了學科領域的制高點,啟動了110米大口徑射電望遠鏡的預研工作。110米射電望遠鏡的建成可大大提高我國天文觀測及應用方面的能力,并滿足國家在航天測控和深空探測領域的需要。 “繼續(xù)放眼未來,積極承擔重任,勇于迎接挑戰(zhàn),努力拼搏創(chuàng)新,一如既往地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好各項工作,不斷推動新疆天文臺的快速穩(wěn)步發(fā)展。”這是王娜對自己、也是對新疆天文臺的所有工作人員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新疆天文臺的新名字為它的發(fā)展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門后面是無限延伸的廣闊道路。王娜帶領著這個團隊,沿著發(fā)展的大路向前行進,那里有屬于王娜自己、也屬于新疆天文臺的美好明天。 代寫論文 http://m.783755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