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至5日,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將在南非舉行,中非友好的故事將繼續(xù)在非洲大陸上演。從2000年成立至今,中非合作論壇已經走過15年歷程。15年來,中非歷久彌堅的友誼可從一組組數據中找到佐證——2014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200億美元,這是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啟動時的22倍;中國對非洲的投資存量已經超過300億美元,這是2000年時論壇啟動時的60倍。
值得一提的是,即將召開的約翰內斯堡峰會是中非合作論壇啟動以來的第二次峰會,也是論壇首次在非洲大陸舉辦峰會,對中非關系具有承前啟后的里程碑意義。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魏香鏡
中非合作成果豐碩
貿易與投資
中國已經連續(xù)6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2014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200億美元,是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啟動時的22倍,占非洲對外貿易總額的比例由3.82%上升到20.5%。
當前,中國對非洲的投資存量已經超過300億美元,這是2000年論壇啟動時的60倍,近年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迄今已有3000多家中國企業(yè)在非洲投資興業(yè),去年中非人員往來就超過了360萬人次。
據統計,中非合作對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為促進非洲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民生改善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援建與培訓
截至2015年9月,中國通過援助和融資在非洲已經建成和在建的鐵路長達5675公里,公路達到4507公里。
中國援助和融資建設各類學校200多所,每年向非洲提供7000多個政府獎學金名額,舉辦100多個技術管理研修和培訓班,中非合作論壇建立以來已經為非方培訓各類實用人才超過8.1萬人次。
維和與軍事合作
截至目前,中國共參與16項聯合國在非維和行動,累計向非洲派出維和人員3萬多人次。目前中國在海外的維和人員中90%部署在非洲。
同時,中國積極參與維護非洲相關海域航道安全。中國護航軍艦自2009年起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開展打擊海盜國際行動,迄今已派出21批護航編隊60艘次艦艇、46架次直升機、1300余名特戰(zhàn)隊員和17000余名官兵,累計圓滿完成6000余艘中外船舶護航任務。
抗擊埃博拉病毒
2014年3月西非爆發(fā)埃博拉疫情,中國政府率先緊急馳援,累計向疫區(qū)及周邊共13個國家提供4輪總價值超過1.2億美元的援助,派遣了1200多名醫(yī)護人員,為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實驗室,為利比亞援建治療中心,為疫情國和周邊國家培訓醫(yī)護及公共衛(wèi)生人員1.2萬人次。
論壇成立背景及大事記
2000年10月 根據部分非洲國家的建議,中國政府提出召開“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的倡議。
2000年10月10日至12日 中非合作論壇第一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該會議通過了《北京宣言》和《中非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合作綱領》兩個歷史性文件。中非雙方決定在21世紀建立和發(fā)展長期穩(wěn)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關系,建立中非合作論壇機制。
2006年11月4日至5日 中國和48個非洲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代表團團長在北京舉行中非合作論壇峰會。
2015年9月4日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南非外長馬沙巴內共同宣布:兩國元首一致同意,中非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升格為峰會,峰會將于今年12月在南非舉行。
本屆峰會安排
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的籌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
習近平主席將在峰會開幕式上發(fā)表面向全非的主旨演講,系統闡述中國發(fā)展對非關系的新理念、新政策、新主張,尤其是要在未來一段時間加強中非合作的一系列重要新舉措。
峰會將審議通過《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宣言》以及《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行動計劃(2016—2018年)》兩個成果文件,闡述雙方對中非關系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qū)問題的看法和主張,并對未來3年中非各領域合作進行全面規(guī)劃。
本屆峰會亮點
中方將根據中非合作的現實需要,出臺加強對非全方位合作的新舉措。重點幫助非洲國家構建工業(yè)化、糧食安全和公共衛(wèi)生防控三大體系,相應解決就業(yè)、吃飯和健康三大問題。
中方也將在產業(yè)產能轉移、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源開發(fā)、投資貿易便利化、綠色發(fā)展、金融服務、和平安全等領域提出一系列重大合作計劃,著力推動中非務實合作從一般貿易向產能合作升級,從工程承包向投資經營升級,從援助主導向自主發(fā)展升級。
本次峰會將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的問題,更加注重對減貧領域的投入,更加注重向最不發(fā)達國家和婦女、兒童等需要扶助的群體傾斜。